寻找降碳的价值洼地(下篇):云谷科技,让每户减排1吨碳|容亿行研

容亿投资一直关注寻找能源领域的技术变革力量,但因为大多数成员均来自南方城市,对北方的用热领域关注甚少。一次偶然的机会,团队内一个来自北方的小伙伴,听到有这样一个服务北方用热的南方企业,用有趣的技术原理,解决北方用热长期的痛点,惊讶之余,揭开了这个领域节能技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集中供暖以城镇住房为主,边套、顶套、底套、中间套在相同室外环境温度下,采用无反馈的供热系统,会出现温差5~10℃的情况。为了保证边顶底住户的体感舒适度,就会造成中间套过热,能源浪费巨大。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几十年,直到近年来行业意识到:一定要采用新技术,不仅仅要对用户用热精确计量,还要能把用热控制起来、管理起来,让每一户用户有自己舒适的体感温度(既不过冷,也不过热),还能在用户离开房子时把用热降下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热变成一种商品,符合市场经济的度量和交易价值,也符合国家节能降耗的需求。

好在,一种颠覆性的计热、控热技术出现了。它原理非常简单,但成果却不简单:


1、 它采用表阀一体+物联网技术,既计热、又可远程控制热用量;

2、 它采用室温软测量技术,避免安装室内温度传感器,仅仅靠算法就能获得室内的实际温度,进而根据用户设定(像空调一样)或者系统设置就能达到目标温度;

3、 它还可以反向控制生产端,将每个户端的用热量需求快速反馈到二级管网、换热站、主管网、热源厂,让整个用热从产生端、传输端、使用端迅速自调节自适应,降低热源冗余生产。

该技术一经问世,就快速获得上市公司好评和试商用,杭州云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丁云先生正是这一技术的发明人

看似简单的技术,却是多年来不断融合多学科知识的结晶


用热行业很早就有了计热、控热的需求。早于2010年,部分北方热力公司也在住建部的号召下开始尝试使用 “超声波热计量器”来计热,但由于技术本身不能形成自动闭环(只能计热不能控热),同时实际使用中因为水质较硬导致产品大量结垢失效,未能达到期望的控热效果。


2008年前后,丁云就看到了北方集中供热存在巨大的能源浪费毕业于浙大自动化专业的丁云认为“只能自动计热、却要人工控热”是低效的,不能真正解决及时高效的用热控热。

超声波热计量器只计热,在中国还特别水土不服,中国较硬的水质使得超声波表里的金属反射面结垢失效而使用寿命大幅缩短。丁云认为:不能再沿着这条技术路径去优化改良,必须采用新的技术,采用电磁技术可能是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这一尝试,就是3年。开始以为是切换了一个技术路线,结果碰到了一系列技术难题,这其中包括机械原理、仪表设计、电子信号、电化学、材料学,传感器等需要逐个攻克。

产品出来了,能控热了,但控热不等于控温啊。于是,又一个3年,1000亿组数据训练出来的热测量专利算法,让用户室温和阀门开度、入户水温建立了精准的链接。不满足于此,整个系统要形成用户端控温到全系统控耗,还需要系统级别的解决方案,就这样,第3个三年过去了。
 
2019年,杭州云谷向行业交付了业界第一个基于电磁式的平衡热计量控热的综合解决方案,它表阀一体、无感控热、用户可操作、还能反向控制产能端。直到现在,世界上所有的用户端超声波热计量器都难以增加一个阀门来控热,但在云谷面前,曾经的红海市场突然变的非常蓝海。
 
截至2020年秋冬,云谷科技新一代平衡热计量表在北方城市逐渐扩大商用,实际商用产品超过5万只。从大型热力公司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的实际使用效果来看,采用新的技术方案不仅能降低10%~30%的能耗,还能极大地减少热力公司维护人员去现场操作的频度,整个冬季用热用户投诉也大为减少。

2019年~2020年,东北、天津两地实测效果

对用户而言,首批体验用户端自行控热的老百姓,通过APP控制室温,既获得了舒适感,还真真正正省下了一些冬季用暖费,这一点也引起了供热公司和行业专家的关注。
 
2021年5月26日,云谷科技在清洁能源协会上将这一技术的应用成果分享给行业专家及到访热力公司客户,获得了专家的一致认可。

2021年5月,丁云(左六)在清洁能源行业协会技术研讨会上分享云谷科技成果

写在最后


云谷科技是孤独的,在潜心耕耘了10年后,攻克了众多技术难关,云谷的解决方案能够真正让用热可管可控,让每个家庭真正能节省大量的碳排放。

云谷科技也是幸运的,在双碳目标下,这一技术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技术的应用推广也会更加高效。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推广,热也最终能真正商品化,可计费、可交易,不仅能对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力,也能输出到海外。